今天给大家带来有关计算机游戏的内容,以下关于单机电脑游戏有哪些?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单机电脑游戏有哪些?

单机电脑游戏有哪些?

1、《巫师3》

这款游戏还用多说了吗?在2015年发行,到现在一直都很热门,甚至做到了百玩不厌,里面的美女角色希里、叶奈法、特莉丝等人,一直都是这部游戏的最大亮点之一,对于一个忠实的单机游戏发烧友来说,《巫师3》都是电脑中必备的作品。

2、《上古卷轴5》

它被称为“神作”,在2011年推出,到现在已经有了11年,但人气和口碑依旧不减,游戏里面的内容也依旧带有一种新鲜感,玩了很多遍都不会感到腻,而且还支持大量的MOD,能随意更改游戏中的道具,人物、场景、以及物品。尤其是在人物方面,游戏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少女卷轴”,因为很多玩家都喜欢替换一些漂亮的美女角色。通过MOD,使《上古卷轴5》焕然一新。

3、《赛博朋克2077》

它是当下最有名的开放性世界大作,虽然刚发售的时候BUG和漏洞满天飞,但是经历六到七次的大型更新,现在游戏中已经稳定很多了,至少让玩家有一个舒服的游戏体验。这部游戏能为玩家带来一种史诗级别的感觉,不管是主线任务、支线任务、还是一些随机差事,都充满了乐趣,战斗系统上还有RPG元素,武器和物品都有等级和天赋之分。目前《赛博朋克2077》也是次时代3A大作的代表。

4、《红警2》

《红警2》更是一部百玩不厌的经典作品,在2000年推出,随后还推出一款《尤里复仇》,每一个玩家都很喜欢,可以说《红警2》系列整整火了21年,至今人气依旧不减,不管是网吧 、家用电脑,甚至工作或上课的微机室电脑中,都会存有这款游戏,因为里面的遭遇战实在是太有玩头了。

5、《我的世界》

对于没玩过这款游戏的人,都会因为它的风格、画面产生成见,甚至会有人说《我的世界》很幼稚,但当你真正玩上之后,可能就不会再去那么认为了,这部游戏里面的自由极高,虽然是令人不舒服的像素画风,但你能在游戏中建造属于自己的天堂,世界的花草树木,每一栋房子,都是由玩家自己创造,而且还能联机,叫上朋友们一起来打造世界。《我的世界》配置也会很低,就算老式大头电脑都能游玩,那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储存它呢?

6、《黑暗之魂3》

该作是比只狼和仁王还要早的暗黑类硬核动作游戏,别看它是2015年的老游戏,但它的玩家依旧有一部分。游戏的玩法稍有一些开放世界的感觉,能在其中收集物品、打怪升级,但是战斗的难度很高,小兵类敌人没什么,就怕关卡中间和后面的大型敌人,想要玩过去,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失败,但就是这样的游戏,才受人欢迎。

7、《刺客信条:英灵殿》

它算是目前最新版本的《刺客信条》作品,对比以往的作品,英灵殿变化很大,里面加入了更多互动性元素,最有意思的是,玩家在当中的坐骑不再只有马,甚至还有巨型狼、大麋鹿、和白熊等。单人剧情中还有“沿岸掠夺”模式,玩家成为海盗,登陆小岛抢夺物资。这部游戏的剧情部分也很赞,目前处于单机游戏热度榜。

8、《只狼:影逝二度》

只狼目前是最成功的暗黑类硬核动作游戏之一,在2019年推出,到了现在它依旧很热门,玩家们都喜欢其中的高难度和挑战性。这种硬核游戏对于一般玩家来说都欣赏不来,也更是很少有人能玩到最后。不过《只狼:影逝二度》当中的内容确实很丰富,虽然很难,但游戏性很好。

9、《求生之路》

它是我们青春时期的经典大作,也是14年前最有名的僵尸题材合作射击游戏。虽然游戏的剧情极为简单,但是你能在其中体会到什么是刺激,什么是惊悚,什么是团队,每个关卡都很独特,还有各式各样的武器。游戏的核心是在于四人局域网联机,玩家之间可以互动,相互帮助,在当年,我们可能一玩就是一个通宵。

10、《饥荒》

虽然在众多人眼里,这部游戏显得简单粗糙,还不是3D画质,但真正玩过它的人,都知道游戏的乐趣所在。你可以在游戏中建造营地,种植粮食,还能抵挡外来人的入侵掠夺,平时还能出去探索,感受这个2D开放性世界带来的乐趣,如果自己的能力很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去掠夺其他领地的资源。另外还支持局域网联机,多人感受乐趣更足。

历史上第一款PC电子计算机游戏是什么?

第一款电子计算机游戏名字叫《Space War》,中文译作《太空大战》。

《太空大战》(英语:Spacewar,港台译作“太空战争!”,中国大陆又译作“空间大战”)是史帝芬·罗素于1962年在美国DEC公司生产的PDP-1型电子计算机上编制的电子游戏。

游戏的进行方式为两名玩家各自以杠杆及按钮操作一艘虚拟的太空船,在虚拟太空中互相发射鱼雷进行对战,直到消灭对方为止。外型较胖的太空船被称为“楔形船”(Wedge)、较细长的叫“针形船”(Needle)。

玩家操控的太空船被鱼雷击中或接触画面中央的恒星就会被毁灭,太空船若太靠近恒星就会被其重力所吸引,若太空船进行超空间跳跃、会随机出现在画面的任一位置。

太空船的运行轨道会显示在画面上,爆炸时会出现类似烟火爆发的效果。此游戏没有音乐及音效。

扩展资料:

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史帝芬·罗素与他的同学试图设计以PDP-1作为游戏平台的电子游戏,因为当时的电脑大多借由打孔卡或磁带来输入及输出资料、令人感到乏味,而PDP-1有显示器的设备,使他们下此决心。

1962年开发出了《太空大战》,设计的灵感是受到爱德华·艾默·史密斯的《透镜人》和《云雀》两部小说所启发。

参与游戏制作的J·M·葛瑞兹(J·M·Martin·Graetz)曾在1981年表示他们当时希望这游戏能够满足“将电脑的能力发挥至极限;在固定架构中、每次执行结果不同;能让玩家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游戏”等条件。

史帝芬·罗素和彼得·参孙等人为了兼顾真实性与可玩性,进行了各种设计。

例如使用实际的星图制作背景并设计星等、限制太空船的鱼雷数量及燃料、只在恒星周遭有重力的设计、以及可进行超空间跳跃等设计。罗素曾将鱼雷的准确性调低使游戏难度提升,但此举不受玩家青睐。

由于当时PDP-1价值120000美金,对一般民众而言过于昂贵,使《太空大战》难以成为商品。但游戏程序在美国各学校广为流传,最初用来设计《太空大战》的PDP-1现在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摩费菲尔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展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脑游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paceWar